世相觀察
  □陳先哲
  清明前的周末,驅車數百公里,回到粵西農村老家掃墓。我以為掃墓的時間已算得上早,但到了墓地卻發現,相鄰的墓地大多都掃過了,同來掃墓的叔公甚至告訴我:有不少人家早在春節就掃墓了。
  這就不太好理解了。因為春節掃墓在我們老家一直被視為不太吉利的事,除非是三年內的新墓,才在過年不久掃。但叔公馬上給出了合理解釋:現在村子里的青壯年多到城裡打工的打工、讀書的讀書,一年到頭,一個家族的成員能湊得比較齊的時間也就只有春節了,指望清明節或節前的某個周末聚齊人馬,實屬奢望。所以,很多人家也就顧不上吉不吉利了,趁著過年時人齊,乾脆把墓也給掃了。
  這個解釋聽起來也算合理,但卻讓人讀到其中的無奈。春節掃墓,過去被視為一種禁忌,在我們這個村子里歷代相傳,但現在這種禁忌卻被如此輕易地擊破了。春節與清明節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傳統節日,兩者所承載的民俗功能更相去甚遠,但這樣的傳統節日卻漸漸失守了。
  傳統民俗的步步倒退,和城鎮化的步步進逼分不開。在老家農村,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離鄉別井,到陌生的城市裡打拼,高速運轉的城市容不得他們有絲毫的閑暇。作為傳統節日的清明,如今對他們來說,可能只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工作日;即便放假,算上交通費、回鄉花費等,又是一筆經濟賬。於是,自然而然的,他們選擇了讓掃墓和清明脫離關係,將其安排在假期相對較長的春節,儘管這是冒犯祖輩相傳的民俗禁忌的。
  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,“城鎮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”,實質上正是尖銳地指出了過去城鎮化建設摧毀鄉愁的弊端。以往的城鎮化建設之所以摧毀鄉愁,主要在於它是建立在農村與城市二元結構對立的模式上,靠農村資源尤其是大量人力資源來補貼城市發展,這種發展方式不但背離生態文明,更蠶食鄉土民俗。老家農村給我的感受正是如此:貌似堅固的鋼筋水泥外表的下麵,卻是鄉土民俗和傳統文化的不斷淪陷。
  現如今,“回不去的故鄉”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同鄉愁。已遭破壞的農村,聚不起人氣,守不住民俗,又如何留得住鄉愁?
  (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副研究員)  (原標題:守得住民俗才記得住鄉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llz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